傳感器的應用有多廣意味著晶振元件勢力有多大
來源:http://m.cbjur26.cn 作者:konuaer 2014年08月09
往往在你在最無助最空虛寂寞的時候,誰能給你帶來一絲絲安慰和快樂呢?一個人內心深處的可望遠遠要比你說出來的更加強大,更可怕,而能夠給你帶來快樂和滿足你內心強大的理想和欲望,只有傳感器互聯網絡,它能把你帶進一個不一樣的世界,一個充滿虛幻的網絡世界,在里面有你想要的一切,在里面你能得到滿足和快樂,當然快樂的時候也同樣會帶來痛苦。再講得更深處一些,知道傳感器是靠什么達到如此強大的效果嗎?這個很簡單只要是電子產品就離不開電子元器件,而電子元件有很多那個才是傳感器核心關鍵呢?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晶振,晶振是電子元件當中最為常用的一種,而這顆晶振就是傳感器內部的核心關鍵,傳感器內部會用到多顆不一樣的晶振,有貼片石英晶體振蕩器,也有插件晶振,而這些晶振就是給傳感器提供信號頻率和時鐘頻率,接下來講回傳感器。


想想看一個充滿傳感器的世界將會如何改變我們所見、所聞、所思和生活的方式?
這里有一個有趣的實驗:請你試著數數,現在有多少傳感器圍繞在你身邊。同時又有多少顆石英晶振圍繞著你,你的計算機上有攝像頭和微型麥克風,智能手機中有GPS傳感器和陀螺儀,健身追蹤器中有加速計……如果你在一個現代化的辦公大樓上班,或住在新裝修的房子里,傳感器會不斷探測你的行動以及周圍環境的溫度和濕度。
傳感器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無所不在,這是因為它們也遵循摩爾定律:傳感器一直在變得更小、更便宜、更強大。陀螺儀和加速計現在已經是智能手機的標配,但幾十年前,它們還都是體積龐大、價格昂貴的設備。因此在過去,這類設備的應用僅限于為宇宙飛船或導彈導航。同時,隨著微電子設計、能源和電磁波譜管理的不斷發展,即便是成本不到1美元的芯片,也能將一個傳感器陣列連接到一個低功率的無線通信網絡中。
這個巨大的傳感器網絡所產生信息量會龐大到不可思議,但其中絕大部分信息對我們來說都是不可見的,似乎被一道無形的墻圍了起來,只有特定設備的特定程序(比如調節恒溫器,或者記錄你每天走了多少步的應用程序),才能訪問并使用這些數據。
如果我們能消除這種界限,計算機和通訊行業都將會發生重大變革。一旦我們開發出相關的通訊協議,允許設備和應用程序之間進行數據交換(目前已經有人在做這件事了),那么任何程序都可以獲取任何器物中的傳感器的數據。如果這一設想得以實現,那么馬克·魏澤爾(MarkWeiser)在23年前的那篇《21世紀的計算機》(發表于1991年9月的《科學美國人》)中所預言的普適計算時代(ubiquitouscomputing),就會成為現實。
普適計算時代的來臨不會是漸進式的,我們相信這將會是一個革命性的轉變,正如網際網路的迅猛普及。在谷歌地圖、推特等手機應用上,以及推出這些應用的那些行業巨頭上,我們已經看到,普適計算的革命性轉變已經開始萌芽。但是,只有當各種設備都能從無處不在的傳感器上獲取數據時,技術創新才會出現爆炸式的增長。環境信息的整合者,將成為下一批市值達到10億美元級別的科技公司,它們會利用我們身邊的傳感器產生的數據,開發出全新的應用程序。
要預測普適計算以及傳感器數據將對我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何種影響,其難度不亞于在30年前預知網際網路絡將會如何改變世界。幸好,我們可以用“媒介理論”作為參考:上世紀60年代,通信理論學家馬歇爾?麥克盧漢說過,電子媒體(主要是電視)將會成為人體神經系統的延伸。如果麥克盧漢今天還健在的話,不知道他會怎么看待傳感器的普及。當傳感器變得無處不在,當它們收集到的數據能以全新的方式成為人體感官信息的一部分,人類感知的邊界將在何處?當我們的感知不受時間、空間和尺度的限制,我們又該如何定義“存在”的概念?
正在載入評論數據...
相關資訊
- [2024-05-31]bliley technologies inc公司介...
- [2024-05-22]ConnorWinfield石英晶體CS-044-...
- [2024-05-21]Mmdcomp模擬MSH302548AH-18.432...
- [2024-03-14]EV電車充電器中不同類型FUJI晶振...
- [2024-03-14]享譽全球的富士晶振公司歷史沿革...
- [2024-03-12]Crystek公司表現出色的CVCO55FL...
- [2024-03-08]臺灣業界的領先者Taitien晶振公...
- [2024-03-08]泰藝可升級基礎網絡設施的超低相...